誉满津门梨园 一代名鼓-陈宝书
2019-12-10 10:51来源:赵健璞阅读量:9568
2019-12-10 10:51来源:赵健璞阅读量:9568
陈宝书
陈宝书,祖籍河北霸州,后定居于天津。生于1919年,卒于1979年。其父陈仲洪为清末京、梆鼓师。兄陈宝山、陈宝珍同为京剧界著名鼓师、琴师。
天津刘汉臣《徐策跑城》录音唱词
司鼓:陈宝书
【高拨子摇板】
忽听韩山发来兵
笑在眉头喜在心
家院带过爷的马能行
看是何人到来临
【高拨子导板】
耳听得家院一声告禀
【高拨子垛板】
老徐策我站城楼
我的耳又聋我的眼又花
耳聋眼花眼花耳聋就观不见
城下儿郎哪一个儿就跪在城边
儿是家居哪府哪洲并哪郡
哪一个庄村有家门
是住内城还是住外城
你们家中还有几个人
儿的爹姓甚儿的母姓甚
儿是排行第几名
儿要说得清道得明
开了城放下吊桥来进城
说不清道不明
要想进城万不能
就快把儿的花册名
就报上了花册名
生于梨园世家的陈宝书,自幼受父兄影响对京剧打击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在父兄及义兄京剧著名鼓师侯来义的精心指导下逐步走入司鼓生涯,技艺日渐成熟、稳健。
陈宝书打鼓剧照
解放前于天津大舞台班社担任首席司鼓,与赵松樵、李铁英、陈云超、鲍云鹏、闻占萍、袁文君、钟鸣岐等合作多年。解放后调入天津建华京剧团,为刘汉臣、曹玉铸、董文华、陈云祥等担任鼓师。
著名鼓师白登云赠陈宝书
著名鼓师周子厚赠陈宝书
在陈宝书多年的从艺道路上,一心致力于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先后与:云燕铭、关正明、李蔷华、赵鸣华、朱玉良、费玉策、金少臣、林玉梅、宋德珠、毕谷云、陈永玲、侯永奎、周啸天等合作多年。其司鼓技艺在天津,乃至全国京剧界均享有很高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就当选为天津市首届戏剧家协会筹委会委员。在梨园界,陈宝书与于又泉、姚占琦、宋宝林素有“天津卫四大名鼓”之称,并传为佳话,时至今日仍被业界传颂。
中:周子厚、前右一:陈宝山、后左一:王起斌后右一:王裕民
晚年的陈宝书深受胃癌病痛的折磨,尽管如此他仍强忍病痛,奋战在教学一线。上世纪70年代末,调入天津艺校培养京剧后继人才,为京剧板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今京剧舞台优秀鼓师:崔洪、曹继友、张鸣起、赵凯等均受教于陈宝书。
中:杭子和、后左一:陈熙凱
不仅于此,其下一代长子陈熙儒、二子陈熙凱、次子陈熙荣均继承父业从事京剧板鼓工作。特别是二子陈熙凱,自幼随父学习打击乐,1959年考入天津戏校,先后受教于杭子和、周子厚、李树屏等前辈大家。1969年进入天津京剧团(现天津京剧院)工作,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荣环司鼓,直至杨先生离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拜著名鼓师姚占琦先生为师。
左:姚占琦、右:陈熙凱
右一:陈宝珍、中:陈熙凱、左一:郭明、后:陈熙荣
第三代传人
活动当日,参会人员高度评价了陈宝书先生艺术,称他的司鼓艺术是指挥、音乐、节奏的综合,研讨其司鼓技艺,有利于继承弘扬京剧司鼓艺术,总结京剧司鼓人才的教学与培养经验。对陈宝书先生艺术及教学做出了研讨和总结。
前排:右一:陈熙凱、左一:崔玉梅
后排:中:赵健璞、左一:梁晨:右一:王博森
会上陈熙凱先生提起与父亲生活学习的日子,至今历历在目,在他的心中一直视父亲为榜样。今虽已年过古稀但也如父亲当年一样,为京剧板鼓艺术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所收桃李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所收陈门第四代弟子有:赵健璞、刘超、梁晨、王博森、郭鹏飞等。并表示愿弟子们刻苦钻研,努力奋进。今后他依然会努力为弘扬与传承国粹艺术,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最后陈熙凱先生也对到场的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诚挚的感谢!
陈门传承图谱
最后,我们衷心地祝愿,京剧陈门板鼓艺术薪火相传,在陈门后人的共同努力下,京剧艺术不断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