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节振国》一出痛打日本鬼子的好戏

2025-07-06 16:31来源:京剧艺术网阅读量:60


 
    抗日题材的京剧《节振国》是我十分喜欢的,唐山京剧团的艺术家们把一出好听好看的剧目留在了京剧的史册里。
    从欣赏唱腔的角度来说,配唱节振国角色的徐荣奎先生将唐(韵笙)派发挥得超棒,还适当加入了麒派的特点,从“人说唐山是宝山”、“你与我做夫妻已有十载”、“刀劈鬼子离家门”、“刹时间只觉得眼前透亮”到结尾时“看红旗迎风展指引方向”等唱段,全让我感到特别好听。我是在1965年看到的这部戏曲电影,1976年3月又追着看了几遍,在影院中就像在剧场里那样鼓掌叫好。
    文革后,北京京剧团谭元寿、马长礼、万一英等名家与大地震后幸存的几位艺术家联合演出的《节振国》也很好,我是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欣赏的,可惜听不到徐荣奎的唱腔了。
    从武打角度欣赏,张海涛饰演的节振国、金鸣森饰演的杨小霖等痛打日本鬼子的场面将传统武戏中的技巧适当地化用,让人看了既大快人心又得到了艺术上的欣赏。这样的好戏在戏曲圈中广受追捧,中国京剧院李和曾、张春华、娄振奎等名家也排演了此剧,我在北京人民剧场欣赏时,场内掌声不断。
    这出戏好在是徐奎荣的唱腔设计,不仅给节振国安排了好听的唱腔,也给杨小霖母亲设计了“小霖儿被抓捕横祸飞降”,给胡大哥、节振国妻子、冯老顺也安排了好听的唱段,甚至反面人物耿三合这个架子花脸应工的角色也有动听的唱段,如“脱下了大褂换上了军装”、“一斗大洋白花花”等曾经被小孩们传唱。
    前几年,唐山京剧团按电影版复排了《节振国》,央视戏曲频道也播出过,但是还没有看到哪个院团能在北京演出此剧。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抗日题材的《节振国》应该在舞台上重现,在电视屏幕上重播,不能只有《红灯记》、《平原作战》、《沙家浜》,更不能让这出好戏在角落中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