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京剧《赵氏孤儿》的欣赏(下)

2020-06-29 16:54来源:京剧艺术网阅读量:9457


 
    京剧《赵氏孤儿》的下半部,是描写15年后孤儿赵武,长大复仇的内容。这时的程婴、魏绛已经是年迈苍苍了,庄姬公主则深居简出,只身孓影,苦不堪言,这四句“西皮慢板”,艺术大师张君秋唱得深沉、凝重,与张派画廊中的其他人物:谭记儿、柴郡主、车静芳、崔莺莺,完全不同,没有一丝一毫的欢悦,纯粹是个中年孀妇的悲苦,听来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15年的日子,她是一天天的,怎么熬过来的?短短的四句唱,浓缩了她15年的苦难人生,唱出了剧中人刚毅、坚强的性格,也唱出她渴望报仇的心情。张先生以他独特的声腔艺术,把庄姬满怀悲愤、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魏绛,是《赵氏孤儿》中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但重点是在后半场,是帮助孤儿报仇的实力派人物。他那段脍炙人口的“汉调二簧”,55年来,已经象流行歌曲一样,风靡菊坛内外,这是因为它不仅好听,裘盛戎、李慕良、汪本贞三位名家,配合默契,共同切磋,使之成为极品,而且它好唱,虽然有很多新腔,但是没有脱离“二簧”的固有程式,不是一味的创新,也不是象“样板戏”新腔的难度那么大,得把演员唱得累吐了血,因此,这段唱既能成为裘派艺术宝库中的经典,又能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当这段唱开始时的锣鼓“乱锤”和胡琴过门一响,我的面前就马上出现剧中人捶头、顿足的悔恨情景,我尤其欣赏他称赞程婴和公孙杵臼的那两句:“公孙兄为救孤丧了性命”唱得稳重、厚实,满含尊敬、爱戴之情;“老程婴为救孤你舍了亲生”则娓婉、细腻,表达了内心的羞愧:再辅以悠扬的胡琴声,让人听得非常舒展、非常熨贴。
    “画图说破”是全剧的最后一个高潮,马连良在这场戏中的一段“反二簧”,60年来,已经载入马派艺术史册。我记得在刚开始听到四大头牌合作《赵氏孤儿》时,我还误以为马连良先生是扮演公孙杵臼呢。因为《搜孤救孤》是余叔岩的代表作,所以我想,一定是由余叔岩的弟子谭富英先生扮演程婴;后来我听说马连良先生提出,他要用马派塑造一个形象崭新的程婴时,我好感动,不禁对这位老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充满了敬意;也使我感到,这出《赵氏孤儿》比我原来预期的更加精彩。《赵氏孤儿》和第二年的《海瑞罢官》,就成为马连良大师,一生创造的最后两个历史人物形象。据说,马连良大师一生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多达四、五百个,囊括了各个历史朝代的各种类型、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物。但是他晚年创造的最后几个舞台人物中,以程婴最有影响。
    当年看“画图说破”这场戏时,观众特别注意马先生的台步,觉得那每一步,都显得非常沉重,和程婴刚出场时形成极大的反差:程婴刚出场时,正当盛年,只见他,步履匆匆,脚步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半点的惊慌,他勇敢地闯进赵家,通风报信,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从中可以想象得到,他后来冒死所做的一系列事情,都是有思想基础的,是早有准备的。而到了15年后,饱经沧桑的程婴,已是风烛残年,步履蹒跚。看到马连良先生在这里,运用京剧程式中的老步,就想起他在传统戏《清风亭》、《三娘教子》、《南天门》、《九更天》、《四进士》及现代戏《杜鹃山》和《年年有余》中塑造的老年人。你看,他走路时,岔开的双腿和肩一边宽,稍微弯曲,脚尖有点儿朝外撇,上身向前弯;抬脚时,不是整只脚都抬起来,而是先把脚后跟提起来,等脚迈出去以后,再满脚着地,并且迈左脚时晃右臂,迈右脚时晃左臂,显得晃晃悠悠,老态龙钟,这样一位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老年人,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潇洒、流利、爽朗、舒展的马派唱腔。我在这里是指唱腔的音色、节奏、姿态、韵味而言,并不是说他表现的感情是潇洒、舒展:开头三句半“反二簧散板”用压抑的声调唱,表现了悲凉的心绪,可是唱出来的姿态,却是潇洒、流利、 摇曳多姿,从第四句的后半句“对奸臣”起,上板,用一段“反二簧原板”,唱出了画图的原因,是为了决定用水墨丹青阐明往事。其中,“都道我、老程婴、贪图了富贵、和赏金,卖友求荣,害死了孤儿,是一个、无义之人”利用了长短句的抑扬顿挫,使唱腔显得潇洒、流利,而不是吞吞吐吐、呜呜咽咽,面对国人15年来的唾骂、谴责,他襟怀坦白,问心无愧,唱出来的韵味就是爽朗、舒展的;只是一想到被害的亲生儿子,又抑制不住心底的无限悲痛,在“谁知我舍却了亲儿性命,我的儿啊”一句中,把“亲儿性命”重复了一遍,在第二个“亲儿”两字后,加上两下锣声,把“哭头”巧妙地揉在唱腔里,再在第二个“性命”上,甩了一个带回荡的大腔,才唱出“我的儿啊”四个字。至此,15年来,人们才第一次看到,程婴为无辜的亲生儿子的死亡,嚎啕大哭的样子。马连良就是这样在流利、舒展的声腔里,表露出剧中人无限悲痛的内心世界。让人看完以后,总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我觉得这样的戏,虽然当时也是新编的,但是却让戏迷非常过瘾!比起听后来那些新编戏,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的诸多新编戏,何时才能成为《赵氏孤儿》这样久演不衰的京剧精品啊!    
作者:于无声处